植體周圍炎(Peri-implantitis)的治療方法

     治療方法依是否將感染植體作所謂翻瓣進入(open acess)的處理過程;可分為非手術(Non-surgical tx)及手術(surgical tx)兩種方式。
     非手術方式治療-–主要將感染植體表面直接以機械式清創(mechanical therapy)處理︰如超音波清洗ultrasonic scaling、牙周刮勺刮除curettage、橡皮柸拋光rubber cup polishing、噴砂噴洗air abrasive;prophet jet等方法,但由於植體表面特殊設計,不易清除乾淨,往往必需要合併所謂輔助性治療(adjuctive therapy),其方法包括有:局部或全身性抗生素應用,抗菌之漱口水使用,雷射治療及臭氧(ozone
therapy)殺菌等等;一般而言,非手術機械式清創治療,對所謂植體周黏膜炎有明顯的治療效果,可降低探測流血 (BoP)及減少探測深度(probing depth);但對植體周圍炎治療結果,則是比較不可預期(unpredictable)。
     手術方式治療則須將發生植體周圍炎之植體以翻瓣進入方式曝露感染表面,接下來處理方法可先以上述在植體表面作機械性清創治療方式,如磨光,噴砂;及合併或單獨施作去感染(decontamination)處理,如以化學劑:CHX(chlorohexidine) gel或 citric acid, H2O2塗抹,或利用臭氧滅菌;及使用雷射(有CO2、Er:YGA、半導體、光動力等)處置治療。目前認為沒有那一種單一表面去感染處理方式(Chemical agents,Air Abrasives,laser therapy) 是優於其他的。
     然而植體周圍炎往往會發生植體周圍骨缺損,因此手術治療方式,常需合併所謂再生治療術式(regenerative procedure),包含放置可吸收或不可吸收再生膜的骨導引再生術式(GBR),及合併使用骨粉或替代物的骨移植術式( bone grafting procedure),一般認為選擇再生治療術式的方式比選擇表面去感染處理方式重要,而使用骨移植方式又比單純去感染手術或非手術方式更能在骨缺損處形成骨再生。
     但對已感染的植體表面是否能重新骨整合(re-osseoiategration)則有不同的結論。目前在動物實驗研究下,有些學者( Dersson et al ,1999;Schwarz et al ,2006 ; You et al ,2007 ) 發現在去感染植體表面與再生骨之間存在非發炎性結締組織莢膜(connective tissure capsule ),因此認為即使有新骨形成,對已感染植體表面無法形成實質的骨整合;但在其他學者( Kolomidis et al ,2003;Alhag et al, 2007 )的研究則可見到在已清除乾淨的感染植體表面能夠重新發生骨整合。
     一般認為在粗糙植體表面及較小的骨缺損比較能重新發生骨整合。
     在臨床意義上,臨床醫師必須告訴病患,不良的口腔衛生,造成植體周圍組織的牙菌斑堆積會導致植體周圍炎發生而影響植體使用年限,而定期軟組織探測(probing)若有流血點,則表示有發炎現象,化膿則視為已發生植體周圍炎;因此必須以x光片檢查有無缺損( defect)確定診斷。對有牙周病病患植牙之前必須先處理 , 對有抽煙及DM病患必須告知植體周圍炎發生的風險性。然而對於植體周圍炎的處理,結果常常不可預期;如非手術性方式無法解決時,必須合併輔助性抗生素使用及翻瓣手術作去感染處理,如欲解決骨缺損問題,骨再生治療術式(regenerative procedure)往往是必要的; 在骨缺損處,置放骨粉或替代物,及合併使用再生膜的骨導引再生術式(GBR),一般而言皆有不錯的成效。

資料來源:台北市牙醫診所-尚品/佳品牙醫診所-劉典章醫師